专家简介:陈赛娟主任医师,教授 |
 |
姓名: |
陈赛娟 |
单位: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 |
科室: |
血液科 |
专长: |
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
|
|
陈赛娟主任医师,教授个人介绍 |
女,1951年生。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初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同年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攻读博士后。现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国际上有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对于肿瘤包括多种白血病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贡献,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一种凶险的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标志,克隆了该类白血病在BCR基因第一个内含子的新的断裂点丛集区域,命名为m-BCR,并进一步提出了Alu顺序同源重组介导的BCR-ABL基因重排及染色体易位的工作模型。发现了多种新的非随机染色体易位的白血病,并克隆了由于t(11;17),t(7;11)、t(11;19)、t(1;11)以及t(11;12)染色体易位所致的新的致病融合基因。1993年发表的APL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17)中11号染色体受累的PLZF(早幼粒白血病锌指)基因是我国第一个发现的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实现了疾病新基因克隆的“零”的突破。她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建成了APL的系列转基因小鼠模型,为APL的发病机制及分化和/或凋亡治疗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还参与指导了APL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的基因产物靶向疗法的机制研究。此外,她还致力于建立和发展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平台,为白血病和实体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在该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1993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四作者);199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作者);199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作者)。 |
电子地图: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去找陈赛娟主任医师,教授 |
医院地址: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197号 |
交通线路:17路、24路、41路、96路、104路、128路公交车 |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和陈赛娟主任医师,教授 同一科室的其他专家 |
|
|
|
相关的赞助商内容区... |
|